又是一年冬至,又是一年岁尾,数九寒天开始了,十里西风带来了万物的凋零,冰封的冻土、凛冽的寒气、纷飞的大雪,还有缩着脖,哈着腰仍要继续前行的人们!
不禁又打了一个冷噤,
外面,
的确有毫冷!
冬至,是我国农历年的一个重要节气,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。
冬至,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因“气始于冬至”,从冬至开始,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,由静转动,阳气由此开始升发!
最近气温大降,咱可以吃吃饺子。民间一直流传说“天寒节气吃饺子”的习俗。
吃饺子,同时也是不忘1800多年前东汉“医圣”张仲景在南阳东关施药(祛寒娇耳汤)的恩情。
话说当年,衣不蔽体,食不裹腹的人们吃了"医圣"用羊肉和祛寒的中药材精制而作的“娇耳”,喝了"医圣”独家首创的“娇耳汤”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面黄肌瘦的身子,伤冻累累的耳朵都给治好了。后来,人们学着“医圣牌娇耳”的样子,包成食物,叫它“饺子”或“扁食”。
时至今日,人们间仍流传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间歌谣。
时光飞速流转至金寨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今年冬至日。
今天咱也一起包饺子!
到过我院康复科的人都知道康复过程中很多患者都要通过“作业疗法”这门功课。作业疗法(occupational therapy,简称OT)是应用有目的的、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,对由于身体上、精神上、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,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,进行评价、治疗和训练的过程,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。它充满了趣味性,能够很好的调动人的积极性,并且具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,对于患者重返家庭与社会起着重要作用。
在这个“冬至如大年”的日子里,由咱科全体医护人员、患者、家属共计60余人一起完成了一堂生动的“手工作业”课!
备菜,摘菜,切菜,和馅,包饺子整个过程,由我们的患者全程参与!旨在提高患者的动手能力,生活自理能力!将康复科特有的作业治疗前移至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!
冬至的前一天利用下班时间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!
优选纯天然,无污染的当季野生荠菜,香葱,生姜,芫荽,芹菜,磨菇,鸡蛋,黑毛猪肉,精制适量盐,软糯可口的面皮,辅以厚重香浓的酱汁……
美味可口的饺子呼之欲出!
王奶奶年轻时也曾是个包饺子能手,患病后经过积极康复,包饺子的手艺仍然不减当年!
康复医师邓元伟手把手地教学
积极参与包饺子活动
大家齐心协力的劳动成果(前后包约共计约1200个)
等待吃饺子的过程也是幸福的
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
瞧,生病后的李奶奶就没见笑过,语言也艰涩吃力,今天终于自己拿筷子吃饺子,直夸饺子好吃的同时,还一个劲地说“谢谢”!
冬至包饺子活动,顺利开展并完美收官,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极力赞赏,并纷纷表达在我科感受到的"如家般"的温暖,整个活动温暖和谐,热情高涨。同时也得益于科室全体家人们的精诚协作,通过共同制作精美的食物唤起患者朋友的生活信心!既加强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!又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